中国航拍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航拍资讯

航拍资讯

穿越机纯小白入门扫盲系列 一“这些都是啥!?”

中国航拍网2022-12-09航拍资讯航拍曲线
航拍机驾驶证,航拍曲线,兰亭盛荟航拍,穿越机纯小白入门扫盲系列一“这些都是啥!?”,航拍机驾驶证,航拍曲线,兰亭盛荟航拍本系列为纯新手入门知识扫盲,尽力成为穿越机领域最浅显、最直白、最容易懂的入门知识讲座。第一期:这些都是啥!

穿越机纯小白入门扫盲系列 一“这些都是啥!?”

穿越机纯小白入门扫盲系列 一“这些都是啥!?”,

  航拍机驾驶证,航拍曲线,兰亭盛荟航拍本系列为纯新手入门知识扫盲,尽力成为穿越机领域最浅显、最直白、最容易懂的入门知识讲座。第一期:这些都是啥!?

  本人第一次正式接触穿越机,看到穿越机的视频,是2018年的8月1日。从入门开始学习各种东西,到真正第一次将穿越机飞起来,我用了足足21天。

  这21天里,我从纯小白(简直是盲白,不懂任何航模知识,从前从未玩过任何航模)开始,搜集各种信息,墙内墙外看各种资讯,咨询各个某宝卖家,逛贴吧爬楼,持续不断了解了穿越机动力、控制、飞行、图传等各方面的知识,再到开始购入所需的各类设备、配件、工具,开10+小时的模拟机,再到仔细确认各种飞行事项,最终在8月21日第一次将穿越机用手动模式飞起来,并且飞了回来。

  在学习相关知识过程中,我发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对于纯小白来说,我进到了论坛里,甚至到了各种视频网站,居然没有发现一个帖子、一个视频能完成小白的入门扫盲。从机身架构、动力以及飞行控制,到图传,没有一个帖子我能看懂。。。不得不感慨入坑太晚,前辈们都跑太前了,顾不上我这种盲白,于是只能缠着某宝卖家问了一个又一个很白痴的问题,不断翻看各种视频、各类资讯,总算入了门。

  于是我决定将这段时间了解的所有信息,用最小白的描述,给刚入坑甚至在坑边缘徘徊的人,回答这么一个问题

  (所有描述,以本人实际经验为基础,不保证全面,但尽量做到严谨,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盲白理解,穿越机跟大疆一样是种民用四轴飞行器,行业里叫多旋翼飞行器,因为他有四个电机和四个螺旋桨。

  关注这个领域,大概先关注两个点,一个叫飞行控制(就是飞机好不好飞),一个叫图形传输(就是飞机的摄像头传回来的视频质量怎么样)。毫无疑问大疆将两者完美结合在了一起。他贵就贵在飞机不光好飞(拥有严谨及复杂的飞控系统),而且拍照还好看(强大的防抖云台及图像传输系统)。

  而穿越机,以追求操控及速度为主,没有过多的飞行机动限制,在急速狂奔的同时,追求实现各种机动动作。所以回到上面的两点:飞行控制方面,穿越机不容易操控,手几乎不能离开遥控(大疆手离开遥控,飞机还能自己悬停);图形传输方面,为了实现零延迟,穿越机采用模拟信号,所以远不如大疆清晰。(你们看到那些大神视频里的高清录像,都是飞机上的gopro录下来的哦)。

  但是穿越机的强大机动性能及速度优势,加上第一人称眼镜视角的观感,极大满足了追求速度与激情的玩家们,也吸引了大批没有任何航模背景的玩家投身其中。

  FPV,就是First Person View(第一人称视角),简单来说就是把摄像头放在遥控模型上,实时在眼镜或者屏幕上看到摄像头的动态。FPV可以放在车模上,可以放在船模上,可以放在你家狗背上,也可以绑在老鹰脑袋上,这都叫FPV。但是FPV和穿越机的结合是目前最抓眼球的匹配,也是目前比较成熟且运用时间长的,所以一般说到FPV,就会涉及到穿越机,不信你在B站,百度,Youtube,Ins搜搜FPV这个关键词,出来的全是穿越机的信息,但不代表FPV就是穿越机或者是穿越机独有的。

  我能追溯到的,2013-2014年就有人开始玩穿越机了。直到现在,穿越机还没有整机出厂的概念(偶尔有些公司会推出一些套机,但不多)需要玩家把各个厂家的东西拿来组成一台飞机。我个人理解,穿越机产业链虽完整,但很零散,整个行业都还在摸索,并且飞速在进步,与其说是个产业,不如说是近几年才兴起的一项发明,对,就是发明。

  穿越机玩得好的,都是国外的玩家,群众基础最好的是澳大利亚,其次是美国。国外地广人稀,政策上对小飞行器限制较少,穿越机发展相当迅速。但是他们有个最最头疼的问题,就是装备不好买,为啥?

  穿越机90%的生产厂家都在中国,都在广东,都在深圳。没想到吧?你们看到的大力(DALRC)、FLYCOLOR(飞盈佳乐)、Hobbywing(好盈)、Foxeer、Runcam、格普、创世泰克、翼飞、睿斯凯、乐迪、富丝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都是国内的,之后我会在相应的章节里详细介绍。

  所以,天时地利人和,我们还缺人和。国内的玩家群体应该在遵守法律法规前提下尽可能扎堆,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壮大穿越机的群众基础。

  2、一般在0-200米距离范围内玩耍,配置更好的飞控和图传,无障碍情况下能飞好几公里。

  1、穿越机本身一般是不能拍照和录像的,摄像头仅仅用来传画面给眼镜,偶尔有摄像头或图传能插sd卡录像,但一般绑个gopro录高清。

  2、穿越机没有云台,摄像头是超广角,角度定死,画面没有机械和数字防抖,飞机怎么滚,你眼睛跟着怎么滚,刚开始有点晕,习惯就好了(真的能习惯,刚开始我差点吐了)

  3、穿越机不能一键返航,不能自动降落,不能定点巡航,不能自动悬停,一般没有GPS,除了“自稳模式”(自动水平),一切跟“自动”有关系的,都没有。

  常见的赛事联盟有DRL(美国,室内,金主是ESPN)、DCL(欧洲,室外,世界各地标景点进行比赛)、x-fly(国内)等等。

  花飞,就是花式飞行,随便怎么飞,主要以炫技、远航、航拍为目的,录个视频,配以音乐、调色分享惊险刺激的画面为主。

  飞机按体积,以“寸”数进行分类,常见的有3寸、4寸、5寸、6寸、7寸飞机。

  这里的“寸”,指的不是机架的大小,而是其匹配的螺旋桨的大小。举例来说,一架飞机是为了飞5寸桨而设计的,他就会被称为5寸机,即便这架飞机的轴距(对角电机之间距离)是200mm或者210mm或者220mm甚至230mm,他也是5寸机。

  那么这架“5寸机”是不是只能配一种“5寸桨”呢?不是,5寸的桨有很多种,按到底是“五点几几寸”,到底叶面倾斜角度多少,分不同的螺旋桨规格,这个后续再说,不太重要。

  竞速型飞机主机身(不是寸数小,而是中间的机体部分小)较小,一般以5寸为主。机臂细,层板少,电机暴力,一切一切以减轻重量和增加机动性为主。

  花飞型飞机,机体可较大,还是以5寸为主,3-4寸的小飞机也不少(机动性更强),远航能上到6-7寸(承重更大,机动性稍弱,省电,能飞更远)。主要以完成花式飞行动作为主,操控性第一,娱乐好玩即可。

  竞速型飞机能玩花飞,只要竞速飞机好操控;花飞飞机也能去跑圈玩竞速,只要你飞得比别人快。

  (注意到了吗,5寸这个数字很常见,这是整个行业摸索出来的最适合操控及竞速的一个机身大小的行业经验哦,不是谁规定的)

  第一个难的,理解穿越机各个部件间的工作逻辑关系,也就是遥控、电机、电调、分电板、飞控、图传、摄像头、接收机、眼镜都是怎么连起来的(请注意,就这几样,没必要看别的东西),各自都是干嘛的,这一点对起飞第一架飞机没啥太大用处,但是对你后期装机和修理有着巨大帮助。这个我后面讲怎么获取这些信息。

  第二个难的,是飞手动模式。穿越机主要有两种飞行模式,一种叫自稳,可以理解为飞机能自动调水平,一种是手动,可以理解为各种姿态都得自己通过打杆进行机动。一定一定不要在自稳上浪费时间。我个人一点航模操作基础都没有,花了足足十多个小时才学会在模拟器里开手动模式。这个不能急,后续我会讲到模拟器的细节。

  第三个难的,是地面站调参。飞机几乎所有参数设置都保存在飞控这个板子里,但是这货没屏幕,只能通过一根usb线连电脑,用一个叫Betaflight或者Cleanflight的软件起飞前在地面上进行调整(KISS我还没用过,不影响),故称地面站。这俩长得几乎一模一样。电调比较特殊,需要专门一个软件进行调整,反正我没调过,这个不太重要,后面再说。我只用Betaflight,更强大一些。如果有意先把软件装了,请一定要按要求安装好驱动。这个我后续讲地面站的时候会提及。

  不需要太多专业知识。顶多知道一下,各个部件焊接到飞控时,主要有正极负极两根线根信号线进行信号传输,所以每个部件连到飞控的时候,大概有3-4根线,有这个概念就行。

  (智能跟随和避障功能能否超越手动飞行?【Mavic 2 Pro智能跟随避障测试】)

很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