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拍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航拍资讯

航拍资讯

永康发现1940年城区航拍图看看80年后永康有何巨变!

中国航拍网2022-10-10航拍资讯
,,,永康发现1940年城区航拍图看看80年后永康有何巨变!,,,,1940年8月出版的《画报跃进之日本》,封面刊印的导读显示,内文有刊载与永康相关的讯息。这令他喜出望外。经过29轮竞拍

永康发现1940年城区航拍图看看80年后永康有何巨变!

永康发现1940年城区航拍图看看80年后永康有何巨变!,

  ,,,

  1940年8月出版的《画报跃进之日本》,封面刊印的导读显示,内文有刊载与永康相关的讯息。这令他喜出望外。经过29轮竞拍,徐立斌最终以180元的价格拍下了这本画报。

  几天后,徐立斌收到了这本略显陈旧的画报。翻开画报,他发现里面刊登了一张航拍器俯拍的永康城。

  这张照片大概是以现在的紫微南路为取景点拍摄的,可以清楚地看见永康江、西津桥、解放街,以及现在的龙川西路、下园朱等区域,还能隐约看见西门溪。西津桥的廊桥在民国被毁后一直没有修复,所以照片上的西津桥只有光秃秃的桥体,桥两侧依稀可见城区的轮廓。

  “这可能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一张永康县城航拍图,估计是在敌机上拍摄的。”徐立斌难掩激动之情。

  此外,这位文史研究爱好者还注意到,照片中有两处地方正在冒烟起火,显然是日军飞机轰炸的后果。照片右侧写着一行小字加以说明——“小仓部队长指挥‘海上荒鹫’之浙江省永康爆击”。据了解,“海上荒鹫”是指日本海军航空军对我国的轰炸行动(一说是对军队和飞行员的称呼)。画册中同样还有日军对重庆金陵、山西泸县等地轰炸的记录。

  《画报跃进之日本》是东京东洋文化协会出版的月刊。也就是说,画报上刊载的永康轰炸事件发生于1940年的7月或8月。

  实际上,关于1940年永康城被日军轰炸的记载不只存在于《画报跃进之日本》。去年,徐立斌机缘巧合买到了1940年3月29日至9月7日期间的48期《永康县政》原版报纸。这48期报纸在永康市档案馆和国家图书馆均无馆藏,是研究本地历史的珍贵史料。

  《永康县政》由当时的永康县政府编辑发行,主要记录了当时永康县的一些治理情况、抗战的最新动态等内容。其中就有不少关于1940年永康城被日军轰炸的线期报纸第一版左下角刊登着这样的消息:

  昨日(报纸发行日期为8月6日,故“昨日”为1940年8月5日)上午七时许,敌机三架,由东北方向飞临本县上空盘旋数周后,在市区投弹十余枚,内燃烧弹二枚,县府左右房屋当即起火甚烈,因敌机盘旋监视,一时无法施救,致延烧致十二时始告扑灭、焚屋百余间,死伤人数调查中。

  除此之外,同期第二版和同年8月10日及15日、9月3日及5日的报纸上,都刊登了该轰炸事件的后续报道,包括县政府组织疏散人员、发放救济款、对燃烧弹的挖掘掩埋等举措。

  与此同时,在1941年重修的《龙山胡氏宗谱》卷一中,有一段关于这次轰炸的记载:“……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夏,飞机三架轰炸县政府头门及县前大街、郎家(大司巷南端)、学前、沿城数处,死伤人数达五六百之多。”80多岁的唐先镇大后村村民胡德安就是这段历史的见证者。他回忆,当时9岁的他正好跟随父亲进城,目睹了遭轰炸后的永康城,房屋悉数烧毁,大量同胞死伤,场面惨烈,令人悲伤。

  “徐立斌提出的观点有新资料佐证,是值得鼓励和肯定的。” 永康市政协教文卫体与文史委主任章竟成表示,徐立斌拿出的《画报跃进之日本》和民国二十九年的48期《永康县政》报纸属于印刷品资料,具备一定的历史价值,可以为近代地方史的研究提供新依据。

1940年8月出版的《画报跃进之日本》,封面刊印的导读显示,内文有刊载与永康相关的讯息。这令他喜出望外。经过29轮竞拍,徐立斌最终以180元的价格拍下了这本画报。

  几天后,徐立斌收到了这本略显陈旧的画报。翻开画报,他发现里面刊登了一张航拍器俯拍的永康城。

  这张照片大概是以现在的紫微南路为取景点拍摄的,可以清楚地看见永康江、西津桥、解放街,以及现在的龙川西路、下园朱等区域,还能隐约看见西门溪。西津桥的廊桥在民国被毁后一直没有修复,所以照片上的西津桥只有光秃秃的桥体,桥两侧依稀可见城区的轮廓。

  “这可能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一张永康县城航拍图,估计是在敌机上拍摄的。”徐立斌难掩激动之情。

  此外,这位文史研究爱好者还注意到,照片中有两处地方正在冒烟起火,显然是日军飞机轰炸的后果。照片右侧写着一行小字加以说明——“小仓部队长指挥‘海上荒鹫’之浙江省永康爆击”。据了解,“海上荒鹫”是指日本海军航空军对我国的轰炸行动(一说是对军队和飞行员的称呼)。画册中同样还有日军对重庆金陵、山西泸县等地轰炸的记录。

  《画报跃进之日本》是东京东洋文化协会出版的月刊。也就是说,画报上刊载的永康轰炸事件发生于1940年的7月或8月。

  实际上,关于1940年永康城被日军轰炸的记载不只存在于《画报跃进之日本》。去年,徐立斌机缘巧合买到了1940年3月29日至9月7日期间的48期《永康县政》原版报纸。这48期报纸在永康市档案馆和国家图书馆均无馆藏,是研究本地历史的珍贵史料。

  《永康县政》由当时的永康县政府编辑发行,主要记录了当时永康县的一些治理情况、抗战的最新动态等内容。其中就有不少关于1940年永康城被日军轰炸的线期报纸第一版左下角刊登着这样的消息:

  昨日(报纸发行日期为8月6日,故“昨日”为1940年8月5日)上午七时许,敌机三架,由东北方向飞临本县上空盘旋数周后,在市区投弹十余枚,内燃烧弹二枚,县府左右房屋当即起火甚烈,因敌机盘旋监视,一时无法施救,致延烧致十二时始告扑灭、焚屋百余间,死伤人数调查中。

  除此之外,同期第二版和同年8月10日及15日、9月3日及5日的报纸上,都刊登了该轰炸事件的后续报道,包括县政府组织疏散人员、发放救济款、对燃烧弹的挖掘掩埋等举措。

  与此同时,在1941年重修的《龙山胡氏宗谱》卷一中,有一段关于这次轰炸的记载:“……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夏,飞机三架轰炸县政府头门及县前大街、郎家(大司巷南端)、学前、沿城数处,死伤人数达五六百之多。”80多岁的唐先镇大后村村民胡德安就是这段历史的见证者。他回忆,当时9岁的他正好跟随父亲进城,目睹了遭轰炸后的永康城,房屋悉数烧毁,大量同胞死伤,场面惨烈,令人悲伤。

  “徐立斌提出的观点有新资料佐证,是值得鼓励和肯定的。” 永康市政协教文卫体与文史委主任章竟成表示,徐立斌拿出的《画报跃进之日本》和民国二十九年的48期《永康县政》报纸属于印刷品资料,具备一定的历史价值,可以为近代地方史的研究提供新依据。

很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