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拍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航拍资讯

航拍资讯

《航拍中国》22 河北(附解说词)

中国航拍网2022-12-09航拍资讯桂林市区航拍
航拍山川,桂林市区航拍,航拍专用飞机,《航拍中国》22河北(附解说词),航拍山川,桂林市区航拍,航拍专用飞机河北,位于华北地区,中国唯一兼有高原、平原、山地、盆地、沙漠、丘陵、湖泊、海滨的省份。燕山横亘在河北北部,是高原和平原

《航拍中国》22 河北(附解说词)

《航拍中国》22 河北(附解说词),

  航拍山川,桂林市区航拍,航拍专用飞机河北,位于华北地区,中国唯一兼有高原、平原、山地、盆地、沙漠、丘陵、湖泊、海滨的省份。燕山横亘在河北北部,是高原和平原的分界、东北到华北的咽喉。让我们一起跟随航拍镜头,鸟瞰河北。

  河北,位于华北地区,中国唯一兼有高原,平原,山地,盆地,沙漠,丘陵,湖泊,海滨的省份。我们先去拜访一条在大海边蓄势待发的巨龙,然后参观长城博物馆里的另外几件珍品。在一个山庄,发现一位帝王的雄心,在曾经的皇家猎苑,体验一回逐鹿中原。

  在中国众多著名的山脉中,燕山的长度,高度,景致,都不算特别。但燕山注定不凡。燕山,横亘在河北北部,是高原和平原的分界,东北到华北的咽喉。阻遏,是燕山守护华北的天然思路,长城,是这一思路的升级方案。

  渤海之滨的老龙头,长城最特殊的关隘,万里长城,唯有此处入海。老龙头所在的秦皇岛山海关区,扼守东北到华北的交通要道,明朝在这里苦心经营260多年,先后修建10个关隘,构成一条南北向的锁链式防线。老龙头是这条防线的南起点,它将长城牵入大海。

  长城的选址强调借助天险,海边的老龙头几乎无险可据,是个例外。10多公里外的三道关,则是个范例。三道关长城雄踞山谷,山的坡度在五六十度左右,有些地方甚至接近90度,连站稳都很不容易,如此易守难攻的险峻之地,明明凭借山脊峭壁便可安枕无忧,偏偏还是大费周章地修了长城。

  作为战略重地山海关的后防线,三道关要的不是十拿九稳,而是万无一失。连绵不断,是长城防御功能的保证,不曾想,戛然而止,也可以成为长城的一种守护方式。

  这不是孤岛,而是长城的一座敌楼。位于燕山东段,滦河中游的潘家口水库,是引滦入津工程的源头。1976年,水库蓄水,两岸部分长城自此没入水中,曾经的雄关险隘,舍身解了天津的缺水之困。也造就了水下长城的独特景观。天才微微亮,金山岭长城的最佳摄影点,已经沾满了人。万里长城,金山独秀,不是浪得虚名。

  虽然,最早的长城,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但直到明朝迁都北京后,长城才真正成为一个王朝的战略性工程。所以,最坚固,最豪华,最美的长城,很多,都逶迤在燕山上。清军突破山海关,问鼎中原,长城失去了防线的意义。

  长城上狼烟散尽,长城脚下炊烟四起,各地移民接踵而至,曾经的战场变成了家园。年关将至,对于长海沟门村的抡花艺人而言,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就要到了。抡花,源自山东,跟随拓荒者来到燕山腹地,300年前,在山东移民的奋力旋转中,背井离乡的人们,一起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终究,他乡成了家乡。

  承德的土地不仅吸引了拓荒者,也吸引着一代帝王。康熙皇帝在这里盘算着如何让木兰秋狝更加张扬,“木兰”是满语,意思是捕鹿,“狝”是汉语,特指秋天的狩猎。木兰秋狝,是清朝皇家的秋季狩猎活动。这项活动持续了140多年,每次的狩猎大军都在万人以上。

  皇家的狩猎,隆重一些,可以理解。但声势浩大到这个程度,显然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休闲娱乐了。为军队提供实战演戏的机会,给将士们信心,让对手畏惧,一举可以多得。

  清朝皇家的秋季狩猎,动辄20多天,临时扎的营帐,到底不如固定的行宫,舒服,自在。多数人只知道避暑山庄,事实上,在今天的承德市辖区内,有近20个清朝皇家行宫,不过,其他都是临时歇脚的地方,只有避暑山庄可供长期居住。

  明明是皇家的行宫,却偏偏叫做山庄,透露出亲民的想法。但是,亲民的只有名字,山庄内,宫殿,水乡,山地,平原,依地势分布;山庄外,正北方,俨然高原。这是一个国家的浓缩景观,而康熙心中的版图,远不止如此。

  300多年过去,避暑山庄真正成了一个亲民的公园。承德市民还可以办一张年票,随时到曾经的皇家行宫,遛个弯儿。清朝皇家秋季狩猎的场地,叫木兰围场,根据地形和动物的分布,木兰围场分成72围,其中,至少有5个围,在今天的大唤起乡。

  都说鹿是胆小,机警的动物,但这里的鹿,却是例外。大个子不怕我们的飞行器,小家伙也只是一脸的茫然。这只,更是好奇到一步三回头。祖上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在皇家猎场里求生。而今天的它们,靠着天然萌,就可以出任特色旅游的代言。性子自然大不相同。

  渤海之滨,一条人工河曾让大海黯然失色,一座百年工业重镇,在一片年轻的土地上换发生机。海岸线的最北端,是创意和幽默感的集散地。

  这个精致的弯道,是京杭大运河留给沧州的另类地标,40多年前,沧州段运河就已经断流,人为恢复运河景观的消息曾令沧州人奔走相告。沧州,是大运河流经最长的城市,南北要冲,漕运咽喉,杂技之乡,武术之乡。过往的精彩和今天的盛名,都与大运河有关。久而久之,人们忽略了沧州原本是一座沿海的城。当运河沉寂,这个拥有130公里海岸线的城市,是时候直面海洋了。

  越过渤海湾,飞抵唐山,1976年的那场大地震,几乎摧毁了整个唐山。这座不屈之城,却以惊人的速度完成了从重建到快速发展。沿着一条不到5公里的路线,就可以穿越百年,看清楚唐山。

  大地震罹难者纪念墙伫立的地方,属于曾经的唐山机车车辆厂,其前身是中国最早的铁路工厂。大地震中,该厂九成厂房被夷为平地。却在震后第十四天,抢修出一台内燃机车,现在,最家喻户晓的唐山制造,是“和谐”号和“复兴”号。工厂废墟的背后,一列火车沿唐胥铁路缓缓北上,这条偶尔才有火车通过的铁路,是中国自主修建的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大地震不到一个月就恢复运行,至今坚守着岗位,这些,都是属于这座城市的倔强。

  唐胥铁路的北起点,在开滦煤矿。开滦煤矿是中国最早的机械化采煤煤矿。1881年,开滦煤矿全面投产,8年间,产量增长了近70倍。煤炭产量的急剧增长,催生了铁路,港口和城市。井架上旋转不停地天轮,无数次给这座城市以信心,哪怕遭遇资源瓶颈和转型的巨大压力。

  应对之法,在一个4平方公里的沙岛上,人工吹填,小岛迅速膨胀了数十倍。供唐山描画未来之城的模样。沿岸可以建设各类码头370多个,工厂就设在码头的身后或旁边。从海上来的原料直接进入工厂,产品直接装船出海。紧凑的前港后厂,是曹妃甸工业区的模式,也是大型钢铁和石化企业的梦想。

  货轮陆续到港,码头还在增加,唐山强大的工业基因,在这里延续并升级。随着唐山和山海关之间铁路的开通,早在19世纪末,秦皇岛北戴河已经是有名的消夏圣地了。但是一入秋,秦皇岛的海边很快就会冷清下来,在天气降温的时候,保持人们的热度,这需要一些另类解决方案。于是,就有了面朝大海的图书馆。躲在沙丘下的美术馆,秦皇岛把诗情,创意和幽默感,挥洒在了海边,不再热辣,但照样迷人。

  从葡萄架下钻出来,直奔大山温暖的怀抱,回味荡气回肠的历史,等待转瞬即逝的美丽,在一个资历平平,颜值平平的村庄,收获最大的感动。

  飞跃河北省西北部的宣化古城,很难不被这些巨大的绿色“漏斗”吸引,靠近一些,干脆换个角度,原来,漏斗上挂着葡萄。1800年前,宣化的显贵人家,用这种占地极少的方法,把还是奇珍异果的葡萄,变成了自家庭园里的巨型盆栽。食用、观赏、休闲、纳凉,一样都不耽误。

  一个葡萄架,顶部面积150平方米左右,但,浇水施肥的工作,只需要在葡萄根部集中的33平方米左右的园台内进行,时间,力气,自来水,哪样都不浪费。

  离开燕山和太行山交汇处的宣化盆地,一路向南,便进入太行山的领地。海拔2882米的小五台山,是河北的最高峰,也是太行山的主峰。太行山并不算高,但我们习惯了说,巍巍太行;太行山也不算长,但我们总会强调:八百里太行。对于中国人而言,太行山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从上古神话到文明起源,直至新中国的缔造,太行山从未缺席。

  这场深秋的雪,独独历练了河北之巅,小五台山的南侧,只比他低了360米的茶山。连肩膀都没有打湿。比风车更晚吸引我们视线的,是茶山村。换个角度,才更能理解,这个河北海拔最高的山村,山间罕见的缓坡式大平台,加上背后的茶山主峰,东西两侧山脊,茶山村就这样舒舒服服地窝在一个巨大的沙发里。

  无限风光在险峰,茶山里,从不会错过任何风景的是羊群。惊人的抓地能力和平衡能力,令他们不屑走寻常路。迎着50度角向上攀登,在荆棘密布的地方,体验一回荒野求生,人们即来到这里,便不想走寻常路。

  奶牛对人和羊的执拗表示不解,在平坦软和的草地上晒晒太阳,看看风景,不好吗?茶山的秋天很美的。

  如果不是驴友,如果没有互联网,这条体态优美的盘山公路,可能会一直低调地蜿蜒在太行山,山里的人欣喜于公路的实用性,以至于忽略了它带来的审美愉悦。这条全长13公里的乡级公路,串联起史家寨乡的14个村庄。然后在晋冀交界处和另一条山西的同级公路相接。门前就是柏油马路,沿线村民无需再担心,生产生活物资的购进,和农副产品的外运。

  既非年关将至,也不是农闲时节,但黑崖沟村的村民,正在抓紧一切时间,修整,美化自家的房子。作为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接待能力自然不能拖后腿,从村子的任何一个角度,都可以看到一座大桥,横亘在大山之间。就是这座长1121米的大桥,把黑崖沟村缀在了一条东出西联的交通大动脉上。激发了它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的梦想。

  倚着太行山,望着滹沱河,一片向阳的山坳,一个静谧的村庄,但在70多年前,这里曾是中央和中国人民总部所在地。海拔不到200米的西柏坡,是太行山深处一片难得的盆地。这里滩地肥妹,地宽粮丰,保障有力。这里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攻守自如。独特的地理,成就了西柏坡曾经的辉煌。解放区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从这里开始,三大战役的指令,从这里发出,描绘新中国宏伟蓝图,确定新中国大政方针的七届二中全会在这里召开,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许多人起早挨冻,摸高爬低,就为了一种转瞬即逝的绚烂。最绚烂的嶂石岩只在日出时分,更多时候,嶂石岩是这种沉稳的红,是经历过18亿年前的火山喷发,14亿年前的海洋洗礼之后,才有的沉稳。

  所谓“赤壁丹崖”,还有一种加强版的说法,“百里赤壁,丹崖长墙”,一道长墙,尽头在20多公里外,这样的连绵不断,才是嶂石岩区别于其他丹霞地貌的独特之美。

  线条恣意,色调冷峻,这是一幅太行山气质的抽象画。眼前这片以石为堰的旱作梯田,历经700多年,才有了今天的规模。云雾之下的王金庄,石屋,石路,石桥,石碾,这种石头做的村子,在太行山里并不少见,在王金庄,秋收之后,并不意味着冬闲马上到来,检查和休憩石堰,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太行山里,石头很多,土壤层却很薄,王金庄也不例外。虽然石厚土薄,但700年前的首批移民,还是选择在此定居,并摸索出了一种应对之法,用石头护住珍贵的土壤,一点点,一层层,围出活命的梯田。砌石为堰,聚土成田,凭着靠山吃山的智慧,和愚公移山的恒心,贫瘠而鼻塞的大山里,也能生生不息。

  太行山东麓,华北平原西缘,有一条生产古都的文明走廊,赵国都城邯郸,便在这条走廊上。赵王城遗址,赵国皇宫的所在地。战国七雄之中占其二,那是燕赵大地辉煌的过往,从那时起,迥异于中原,陇上,齐鲁,江南的燕赵之风,便日益清晰起来。慷慨悲歌,既刚烈,又浪漫,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时激荡出动人的涟漪。

  平原的旅程,从一个百年渡口开始,在恬静的洼淀里,展望一个前年大计。在璀璨的烟花中,期待一出“双城记”。

  在这里,河北和北京之间,只隔着一条潮白河。房子多的一侧,是北京通州区尹家和村,另一侧,是河北香河县王店子村。来往两村之间,最近的,自然是水路。即便有了汽车,人们还是不愿意舍近求远。过了河,一路向西,就能见识北京城的争分夺秒。河面上的渡船,一贯的不紧不慢,过一次河,需要两三分钟,和百年前相差无几,时不我待的劲头,终于还是延伸到了渡口附近。上游不远处,首都环线高速已经通车,首都环线高速,通俗但不太准确的叫法,是“北京七环”。和前面的六个环线%的路段,都在河北境内,把河北的10多个县市和北京、天津串联了起来。

  环首都经济圈加速形成,沿线其他城市,成为北京产业 ,技术,资金,人才等资源外溢的首选承载地。推动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设立雄安新区,则是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雄安站的建设正如火如荼,它是雄安新区第一个开工的重大交通建设项目。雄安站不仅为雄安新区的建设提供支撑,也是未来雄安的一个缩影。

  5G,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最新的科技成果,将把雄安站打造成一个具有“未来”概念的智能交通枢纽。雄安,则是一个代表世界城市发展方向的未来之城。

  智慧城市雄安是什么样子的?还有很大的想象空间,生态之城雄安的核心,是古老而又年轻的白洋淀。白洋淀,是古黄河留给河北的念想。那时候的黄河,自西而来,冲过一片浅平洼地,一些河水和泥沙滞留下来,形成了许多彼此孤立的小洼淀。

  大自然的塑造加上人类的改造,这些洼淀,连成了一整片淡水湖。这片影响着京津冀区域气候和华北生态平衡的淡水关系到未来之城的高质量发展。

  这几年,一道春节,正定古城就成了石家庄最热闹的地方,几十项民俗活动,把白天塞得满满当当,晚上,精心打扮过的古城,在石家庄人的朋友圈霸屏。重头戏是电子烟花表演,古城的每一场电子烟花秀,都有数万名现场观众,因为正定古城,石家庄没有年味越来越淡的失落,把古城和旧城区融为一体的城市规划,正在塑造一个有千年文脉的石家庄。

  这是一条充满惊喜的路线,在红松洼和牦牛狭路相逢,在老掌沟,体验速速与激情,坝上的冰雪奇缘已经开始预演。

  河北之北,平原尽头,陡然升起一片大坝,那是横亘东西的一线山岭。迈上去,便是高原。坝上高原,河北许它一席之地,它则回以万种风情。红松洼,位于坝上高原东部,在高原,邂逅牦牛,听起来是件很正常的事情,但在这里却恰恰相反,牦牛喜欢的是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而红松洼海拔最高的地方 也只有2000米。

  牦牛,是红松洼主动引进的新移民,1979年,它们从青海远道而来,40年过去,家族成员从260头,增加到4000多头,这些新移民,用壮硕的体格和强劲的奔跑,回馈坝上高原的盛情。

  红松洼的牦牛是放养型,塞罕坝750平方公里的人工林却是精养出来的。“赛罕”是蒙古语,意思是美丽,塞罕坝,可以理解为美丽的高岭。情晚期开始的垦荒和砍伐,让这个美丽的高岭,一度成为荒原,1962年,从全国调集平均年龄不到24岁是我造林大军,进驻塞罕坝,369人中有140人事当时极为稀缺的大中专毕业生。

  今天,塞罕坝的主力,是另一批20多岁的年轻人,他们中很多都是生在塞罕坝,长在塞罕坝的“林三代”。三代务林人接力,创造了从一棵树,到世界最大人工林的传奇,打造了一个令世界惊叹的中国生态样本。

  坝上高原,不只是风吹草低见牛羊,还能看见“大珠小珠落玉盘”,在大地上挥洒诗兴的是这种科学怪臂。事实上,这个偏僻的地方,早已是“钢铁侠”们的主场。从播种到浇水施肥,再到收获打包,不同造型的钢铁侠轮番上阵,创造了马铃薯亩产从500公斤到3500公斤的辉煌战绩。

  坝上高原,南高北低,北部平坦开阔,靠南的地方才有这种沟谷纵横的山地。此沟,天降巨石,形似脚掌,故名老掌沟。老掌沟在京津冀越野圈声名赫赫,各种难度系数的天然坡道,全方位满足,从菜鸟到大师的不同需求。即便是远距离,也能看出有些骑手身材尤其矮小,原来,已经有越二代,到这里一试身手。“越一代”挑战的坡道,自然要长一些,陡一些。近40度的坡度,路面布满碎石和深沟,这就是好汉坡。面对这样的坡道,没有点好汉的胆量,连出发的勇气都没有。

  这是距离坡顶最近的一位好汉,猝不及防,太过紧张的飞手,完成了一次尴尬的超越,匆忙间回头,只见超越自我的骑手,已经开始体会睥睨天下的豪情。虽然,好汉坡的海拔不过1700多米。

  地形和气候独特的崇礼,是冰雪英雄的用武之地。1996年,崇礼有了第一个滑雪场,因为这项在国内尚不普及的运动,崇礼成了时髦的去处。2015年,北京携手张家口获得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办权。崇礼成为媒体追逐的热点。第24届冬奥会设北京、延庆、张家口3个赛区,张家口赛区位于崇礼,将进行两个大项,6个分项51个小项的比赛。自冬奥会申办成功以来,崇礼的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当地12.6万人中有3万多人直接或间接服务于冰雪行业,2019年底,空中技巧赛道,U形场地技巧赛道等6条东奥专业赛道,率先完成改造。随即9支国家队进驻崇礼,开始备战奥运。

  2022年的冬天,会有51枚冬奥会的金牌,在崇礼产生,2022年的冬天,崇礼将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透过崇礼,世界将看到一个更加开放,更加立体的中国。

很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