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拍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无人机考证

无人机考证

新一季《航拍中国》引热议

中国航拍网2023-04-20无人机考证地球航拍全景图片
新场航拍,地球航拍全景图片,长沙站航拍,新一季《航拍中国》引热议,新场航拍,地球航拍全景图片,长沙站航拍5月21日起,纪录片《航拍中国》第三季——《一同飞越》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纪录频道晚间黄金时段以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新一季《航拍中国》引热议

新一季《航拍中国》引热议,

  新场航拍,地球航拍全景图片,长沙站航拍5月21日起,纪录片《航拍中国》第三季——《一同飞越》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纪录频道晚间黄金时段以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媒体各端口播出。该季共10集,每集50分钟,涵盖10个省市自治区,地域跨度大,地貌变化丰富,东西、南北、上下,形成全方位的点位覆盖。

  播出期间,该片引发了不错的社会反响,赢得表委员和广大网友的热议。网友纷纷表示,“好美啊,美的不可胜收,大好河山,当靓丽风景与高科技相伴,眼界大开,为祖国自豪!”“镜头震撼,解说词像散文诗,美极了”。

  以独特的空中叙事与航拍美学为载体,《航拍中国》第三季——《一同飞越》将大量镜头对准了中国大地上新风貌、新变化和经济建设,揭秘中国发展内核,彰显中国力量。

  如第一集云南篇的白鹤滩水电站,是目前在建规模全球最大的水电站,建成之后,平均年发电量超过600亿度。贵州篇的“中国天眼”,是当今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它于2016年建成启用,向宇宙深处发出最遥远的“目光”,将帮助人类破解宇宙奥秘。安徽篇中的科学岛,诞生了被人们昵称为“人造小太阳”的科技重器,能够制造出1亿摄氏度的高温。合肥诞生过中国第一台微型计算机,也诞生过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无数个中国乃至世界第一,科技成为了这座省会城市的独特名片……

  呈现新风貌、新变化的同时,该片还以生动的画面表明,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绿色发展战略让中国大地的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

  安徽科研人员把濒危的扬子鳄繁殖到一万多条,江豚庇护所把长江几乎绝迹的江豚救助并繁殖,让长江重现江豚的身影。滇金丝猴从濒危到种群扩大,吉林向海湿地的丹顶鹤受到了保护。宁夏的“绿进沙退”;山西右玉百姓接力传承种树种草,遏制风沙;太原一度断流的汾河,经过治理,恢复了清澈……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退圩还湖,让过度开发土地得到修复,让生态恢复平衡。

  《航拍中国》第三季——《一同飞越》每一集都以飞机的行程为线索,通过全景式呈现,给人以审美感染力和视觉冲击力。

  该片不仅让人看到自然之美、生态之美、城市之美,还凸显历史人文故事和人民的精神风貌。如山东保护好孔府、孔庙、孔林,让儒学等优秀传统文化在今天发扬光大。云南傣族泼水节,场面宏大壮观,水花四溅,反映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祝福。湖南“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文化故事,动人心魄。山西,“蜘蛛人”在悬崖峭壁山挖出公路,锡崖沟村民,用锤子和钢钎,花了30年,凿出的生命之路。河北的红色文化,党中央在西柏坡指挥“三大战役”,书写了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光辉篇章。

  通过先进技术手段,制作精益求精,美学表达创新,该片也为纪录片创作带来了新拓展。

  据介绍,《航拍中国》第三季——《一同飞越》参与创作人员超过300人,动用直升机18架,飞行近400架次,使用无人机118架,飞行总里程超过25万公里。为了不打扰山野间的动物,该片还采用了氦气球空中摄影,呈现出金丝猴、岩羊、雪豹等悠闲的姿态。此外,在音乐、蒙太奇剪辑和后期制作等方面,也精益求精。

  同时,镜头打破静态叙事,其中的流动美,也赋予了观众和镜头一起“飞翔”的感官愉悦。如黄山在运动镜头中,更显得巍峨高耸,大地在运动镜头中更显得辽阔,麦田和稻田的机械化收割在运动镜头中更显得壮观。

  新一季还特别注重对四季的拍摄,打造节奏变化之美。片中不仅展现了同一景物不同时光和季节变化产生不同的美,还通过镜头的长短、景别的适时切换,音乐变化的轻重缓急,让观众沉浸陶醉在美的境界和审美愉悦之中。

  《航拍中国》第三季——《一同飞越》在综合频道和纪录频道播出后,收视效果不俗。同时,其在新媒体端也取得不错成绩。截至目前,腾讯、哔哩哔哩等网站视频播放总量接近1900万,追片人数近98万,弹幕将近26万条。豆瓣评分达9.5,B站评分9.9。微博上,#航拍中国#微博线万。

  引人入胜地向世界生动呈现中国的生态之美、文明之美、人文之美,《航拍中国》第三季——《一同飞越》给人以鼓舞和力量,也为世界观众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的窗口。

很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