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水滴直播 我们的隐私本不该这样被窥视
360水滴直播 我们的隐私本不该这样被窥视
360水滴直播 我们的隐私本不该这样被窥视,航拍news,航拍光明,航拍阿尔泰在朋友圈中疯狂转发,文章讲述了作者亲身体验发现,多个360 智能摄像机用户将自己在餐厅、网吧、健身馆等公共场所监控拍到的视频在360旗下水滴直播平台进行直播,严重
也有网友发现在搜索360水滴直播福利,泄漏视频等相关字眼时,出现大量涉及他人隐私行为的监控片段,如更衣,睡觉,哺乳、亲吻等亲昵举动。
同时,今年4月南方都市报曾报道,全国多地学校、医务室、游泳池、盲人按摩馆,酒店大堂,短租公寓、酒店甚至内衣店的监控画面出现在水滴直播的页面上,所有用户均可观看,评论。然而在这些公共场所,却并未有摄像头直播标志,或商家提醒,人们就这样在完全未知的情况下被“偷窥”了。
有网友直言怒怼360水滴直播“无底线的所谓安全产品,想把我们都拉进楚门的世界吗?”。360,作为一家以网络安全为主的互联网公司,而今却在损害用户隐私安全的道路上渐行渐远,上演着真实版“楚门的世界”。
然而12月13日水滴直播于周鸿祎公号对事件的回应却不能服众,“水滴平台上所有教师画面是由学校老师,自费购买后,自行安装并是他们主动操作下分享出来的”,360回应声称已经和用户签订了直播协议,监控摄像头变直播摄像头,隐私泄漏全变成了商家和用户的责任,360 甩了一手好锅。
这场隐私泄漏案究竟是谁的错?公共场所的监控与公众隐私保护界限究竟在哪?我们的隐私无处安放了吗?
在天眼广布的今天,监控无处不在,的确一方面监控作为第三只眼,在防范违法犯罪行为与事后追责上起到重要作用,然而监控范围扩大,摄像头越来越多的今天,人们的一举一动都在他人审视下,隐私空间越来越小,我们似乎慢慢接受公开场所无隐私的观念。
然而将隐私事件设定为自己,则细思极恐。假想自己在商场中整理衣服,挖鼻抠牙等私密的行为也曝光在直播画面中,被众人讨论说笑,那么隐私保护也就变得尤其重要。公共场所究竟有没有隐私?什么样的监控是合法的?
首先,监控一般设置于商业、公共、私人场所,目的在于监控管理,而非公之于众。因此,监控所公开的范围应该只限于拥有管理职责的人。如果监控直播很可能暴露隐私,引发违法犯罪行为。
第二,公共场所存在私人场合,可以分为三种:一种是公共场所的特定部分,试衣间、客房、公厕、病房、包间,这些部分不专属于某人,任何人都能使用,在使用期间,该空间属于私人空间。第二种是半私人场所,如集体宿舍、办公室,这种场合限于一定范围的人员使用。第三种是公共场所中私人性质的交往、谈话和其他行为。和前两种不同,没有可视的、固定的边界,只能凭当地生活、行为习惯和行为人自身的隐私意识来确定。这些私人场合,都不应成为窥探、涉入的对象。
另外,法理上对于隐私的界定还有一条“对隐私的合理期待”,指的是在公共场所,人们也有隐私的范畴,有保护隐私的权利。
例如在公共场所,情侣互相亲吻,虽然是在公开场合进行,但情侣不想被他人看到则属于合理期待,应该作为隐私进行保护,再如在公共场合吃饭或打电话,公众并不想被他人围观,属于合理期待,则应该保护其隐私。然而监控如果为了吸引受众观看获得流量变现或者进行商家宣传,在未经他人允许的条件下进行直播,用侵犯他人隐私为代价作牟利的工具则是对隐私的损害。
对于隐私泄漏事件,360的回应大有逃避责任之嫌,其坚称摄像头使用之初,就已经和用户签订了直播协议,因此一切侵犯隐私行为皆为商户所为,和自己完全无关。然而有商家表示完全不知监控直播一事,“摄像头是360送的,老板安上去,并不知道会直播”。
首先360声称摄像头默认关闭直播功能,但相关的视频资料都同步上传云端,商家在未知的情况下开启直播,值得怀疑。
其次,360要求商家直播监控时应该张贴小告示告知消费者,虽然这一要求看起来思虑周全,但是,在实际进行中却有很多困难。在人流量极大的区域,小贴纸的提醒能力有多少可想而知,顾客很可能忽视直播告示,另外消费者不可能因为拒绝直播而放弃进店消费,这种贴告示的行为实则是”霸王条款“,不论你愿不愿意,你要消费,就得接受直播。
然后,360所言直播权限在于商家,监控视频由商家许可公开,然而被拍摄的公众却并未获知同意,对于此种非法直播监控的行为,360却并未进行有效的监管,而是让大量隐私视频流于网络,对于用户的投诉也未进行有效的处置,这样的放任可能泄漏隐私行为是360监管失职,同样侵犯了他人隐私。
最后,对于直播监控的商家,其直接动机是盈利,利用直播宣传店铺,吸引顾客搜索商家位置,到店消费,甚至有些商家在未告知顾客的前提下直播大尺度淫秽片段,美女帅哥顾客等扩大店铺曝光度,这样的行为严重侵害他人隐私。新闻晨报曾报道一牛奶店店主为吸引直播观众,店员亲热画面在水滴平台上直播。
在直播快速变现的时代,摄像头与直播平台的联合,直播带来的高关注度和新奇感给了不良商家契机。360水滴摄像头与水滴直播正成为一场以安全为名的监控,以追逐商业猎奇与贩卖平民隐私为实的直播。
360免费摄像头虽然与用户签订了协议,却并不意味着平台成功甩锅,既然开启了监控直播的渠道,必将为自己的公开播放行为负责,360水滴直播的公开推卸责任,其背后是公众在公开场所个人隐私保护意识缺失,与新兴的直播行业缺乏相应监管措施所致,才让监控变直播这样骇人听闻的事件找到自己残存的灰色地带。
首先,公民隐私保护意识匮乏。对于监控被直播,有些顾客及网友表示“这有什么的,吃个饭能有什么隐私”,甚至有商家对于直播监控侵权不以为然,认为“既然选择到公共场所吃饭,那就要自己注意言行,那就没有隐私了”。其实,这样保护隐私意识匮乏的是现象并不少见,为了领取奖品而填写个人身份证号,手机号,学校公布奖学金名单时暴露受益对象的身份证信息,再有恶意的公民个人信息贩卖与泄漏。曾有数据调查显示,2013年只有50%的中国人认为在网上分享信息时应保持高度警惕。其症结在于人们并未认识到隐私的无形价值,与泄漏要隐私对于利益的损害。
其次,直播平台监管不力。在直播盛行的今天,全民都可以通过手机软件对自己的日常生活进行直播,也可以观看他人的生活,人人都有了摄像机,人人都有了窥探他人的渠道。然而直播快速发展的几年间,法律法规的迟到,相关政府监管部门的应接不暇,体制机制不健全,平台、媒体编辑、发布者在眼球经济的驱使下丧失自身的把关责任,和社会责任感,都让这个快速获利的新兴媒体疯狂生长,虚假信息,暴力色情、侵害隐私等不良甚至违法内容公然播放。
再加上直播这种特殊的传播形式,完整的记录与真实的再现,都让一切发生在画面中,审核者所能做的大多是事后的屏蔽和删除等补救工作,却难以更改隐私视频传播的事实。
如何破解监控直播之局,让我们能自由活在阳光下?我们所应该做的一方面提高公民隐私保护意识,健全完善隐私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另一方面推动公共区域直播立法,加强对直播行业的监管,严厉打击非法直播监控行为,企业平台更多地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做好直播的把关人。
在电影《楚门的世界》里,男主角楚门,24小时的生活都被曝光在电视直播上,自己却全然不知,很难想象自己变成楚门,始终有一双眼睛在盯着我们一举一动,深陷被他人嘲讽,评论,自己却无力改变的窘境。
商业逻辑固然重要,但打着安全之名,利用公民意识匮乏与监管不力之间的空隙,用他人隐私变现实为小人之举,然而我们自身在痛陈商业的丑陋之时,也需提高自身的隐私保护意识不露私,也不窥私。这样,我们才能用好监控,而非被摄像头劫持,拥有更好的隐私世界。
相关文章
- 中国这十年)加快建设交通强国
- 索尼A7M4相机发布时间曝光 全新3000万像素全画幅
- 每一次俯瞰都是另一种抵达
- 广州第三次土拍南沙三块地有何亮点航拍视频带你一览
- 墨西哥警方借力无人机执法部分城市犯罪率大跌4成
- 2019武汉荷花节,400架无人机上演空中光影秀
- DJI Mavic Mini 249克 想飞就飞?你别乱飞!
- 豆瓣91爱旅游和假期不想出门的人都适合看的记录片
- 用卫星影像逛国内九大著名高校
- “神仙视角”看中国:每一帧都美到想要做壁纸
- 公交司机车厢里捡到一无人机“码”上找到失主
- 口碑炸裂!《航拍中国》第二季四川篇成都点位全记录
- IBM 送出千五架 DJI Tello,鼓励开发人员编码创救灾无人机应用
- 进阶版光影涂鸦!无人机绘制2D 定格动画皮卡丘空中跳跃
- 《航拍中国》第三季 宁夏
- 神行者GPS凯立德2010版实景地图免费升级
- 现场:航拍高清图直击客流高峰
- 30年来首次!波音订单取消量超购买量
- 南非再批准用大疆农业无人机喷药,外媒:小农户福音,比传统飞机实用
- GPS 系统 4 月 6 日或「归零」失效,DJI 无人机能否正常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