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航天十年飞跃:SpaceX崛起 马斯克被粉丝捧为神
商业航天十年飞跃:SpaceX崛起 马斯克被粉丝捧为神
商业航天十年飞跃:SpaceX崛起 马斯克被粉丝捧为神,航拍林州,温州航拍,集体照 航拍在这十年里商业航天的崛起是一件很令人激动的事情传统上航天事业由国家主导即使企业参与也只政府招标企业提供设备;而在商业航天时代私人企业不仅仅是政府的承包商还能做其他任务来赚钱激励模式变了进步也更快了
12月13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过去十年在SpaceX等私营公司的领导下商业太空市场飞速发展无论是技术还是运营模式都发生了实质性的转变
2012年5月25日一个泪滴状的小型太空舱抵达国际空间站里面装满了宇航员所需的物资这艘飞船在国际空间站的诸多补给任务中并不引人注目但本身却独一无二:这是一艘名为“龙”号的货运飞船由私营太空公司SpaceX拥有和运营
在2012年之前只有政府运营的航天器到访国际空间站龙飞船是第一艘与空间站对接的商用太空船这一里程碑是当时太空商业化的最高成就而在过去10年中商业化永久地改变了太空领域
十年间航天业的运营方式发生了变化新的市场参与者瞄向不同的市场开创的项目也更具雄心结果带来了太空商业化的爆炸式增长让人造设备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容易进入太空在进入21世纪20年代之际这种增长为太空商业化提供了巨大动力未来能否保持这一势头还有待观察
自人类开始进行太空旅行之后商业公司就开始参与太空飞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用于人类首次登月的土星五号火箭就是私营公司制造的但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制造火箭和宇宙飞船的公司并不仅仅专注于太空旅行很多大型承包商既研发太空技术同时也专注航空和国防等其他技术领域他们所追求的纯粹是政府层面的合同要么来自NASA要么来自国防部而且通常是政府会告诉他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图示:2011年NASA将承包商制造的航天飞机最后一次送入太空
“在旧的模式下政府将雇佣洛克希德、波音或其他公司来建造这些火箭”安全世界基金会项目规划主任布莱恩·维登(Brian Weeden)表示“几乎所有的钱都将来自政府而政府将几乎完全把控整个项目“这是航天飞机、国际空间站以及未来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的建造方式所有这些东西都是隶属于NASA并由其运营”
多年来拥有最丰富太空行业经验的公司都在追逐利润丰厚的政府工作放弃了私人市场美国最大的发射提供商是联合发射联盟(ULA)成立于2006年主要业务就是为国防部发射国家安全卫星“由于我们的公司只对政府客户感兴趣并且只关注政府客户因此在2010年之前我们在商业太空发射市场根本没有任何市场份额”专门从事太空市场研究的南加州大学助理教授格雷格·欧特里(Greg Autry)如是指出“如果一家泰国私营公司想要发射一颗电视卫星或者一家以色列公司想要发射一颗通讯卫星美国的运载火箭甚至都不在考虑之列”
但在2000年以后一个新的玩家出现在商业太空领域由亿万富翁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执掌的太空公司SpaceX采取发展的路线与承包商完全不同这家公司只专注于太空旅行有一个雄心勃勃的长期目标:有朝一日在火星上建立定居点首先它必须建造真正的火箭而且公司必须在这方面能够实现盈利在马斯克和早期私人投资的支持下SpaceX开始自行开发火箭SpaceX没有把全部精力放在政府合同上而是尽可能地争取任何客户如果你有什么东西需要上太空SpaceX都可以帮你发射
图示:2012年5月SpaceX的龙飞船与国际空间站对接
当SpaceX开始为自己赢得太空市场更多声誉时NASA开始尝试一种新的运营方式这就是固定价格合同:NASA会提出一个服务需求(比如说向国际空间站运送货物的方式)然后企业将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工具以实现这一目标如果NASA喜欢这个方案它会一次性拿出一笔钱作为投资公司就会投入开发一旦项目设备完成NASA将为使用付费这种想法的初衷是双赢的NASA将减少服务的预付费用而私人公司将拥有并运营他们所开发的设备
这种模式对于SpaceX这样的公司来说堪称完美它可以利用来自政府的投资来补充其火箭开发资金缺口并最终在开发完成后利用火箭赚钱“这让他们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前NASA副局长洛里·加弗(Lori Garver)表示“如果你能到达那里肯定会有市场”这正是NASA委托SpaceX为国际空间站提供运货服务后发生的事情当SpaceX开发出猎鹰9号火箭之后就试图将尽可能多的卫星搭载到火箭顶部
为了吸引更多客户SpaceX努力通过新的制造方法和垂直整合业务来降低发射成本众所周知SpaceX坚持不懈地制造可重复使用的火箭助推器通过每次发射后回收来节省公司的制造成本公司也从价格低廉的发射中获益尽管出现过几次火箭发射失败但SpaceX目前仍是美国最多产的发射提供商与世界各地的许多客户都有合同“他们想追求私人市场”太空政策咨询机构PoliSpace创始人吉姆·芒西(Jim Muncy)表示“他们想刺激私人市场”
资本最终在本世纪头十年渗透到航天领域这意味着竞争已经全面展开在过去的十年中不少火箭发射服务提供商也在寻找降低成本的方法其中一些也在研发可重复使用的火星蓝色起源维珍轨道火箭实验室等不断涌入随着发射成本的下降人造设备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容易进入太空
在过去的十年里摩尔定律也终于在太空飞行中起效卫星和航天器的体积越来越小相比于之前公共汽车大小的卫星如今的卫星只有麦片盒大小更容易制造成本也更低发射成本也更低需要的火箭运载能力也更少结果是那些专注于制造小型卫星的公司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研究机构和大学很容易就能把一些设备送入轨道这一趋势再加上更多的运载火箭导致了商业公司新运载火箭和卫星网络的爆炸式增长
所有这些进步都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后果SpaceX的崛起伴随的是SpaceX粉丝数量激增马斯克的粉丝们将他尊为近乎神一般的人物是人类的救世主将把人类带上火星但对于SpaceX的观点和野心人们应该保持清醒SpaceX说到2022年其飞船将在月球着陆但目前飞船还没有被制造出来NASA天体生物学和行星防御项目顾问琳达·比林斯(Linda Billings)就坦言:“无论多么古怪他们发表的每一条声明都没有受到过批评”
图示:SpaceX的第一批互联网卫星发射升空
这些公司想要进行的一些更艰巨项目也可能是有害的值得注意的是SpaceX、OneWeb和其他公司都在关注一个新的太空市场:将数万颗卫星填满近地轨道从而将互联网连接覆盖发送到整个地球为了促进商业太空市场的发展政府采取了一种宽松的方式来管理这些更具创业精神的公司为发射提供许可证的联邦通信委员会(FCC)的审批一直非常宽松让SpaceX和OneWeb得以推进它们大规模布设卫星的计划现在没有什么能阻止他们把轨道上运行的卫星数量增加几个数量级
目前还不清楚这会对地球周围空间造成什么影响人们已经开始担心这么多卫星会改变夜空让天文学家很难在对宇宙进行详细的观测但更令人担忧的是所有这些卫星将地球周围的空间区域更加拥挤在未来几年里将成千上万颗卫星送入轨道可能会大大增加相互碰撞的几率最终结果可能是近地轨道变得过于拥挤根本无法使用
十年间随着商业太空市场的发展人们的雄心壮志也随之增长但很多承诺都没有兑现最值得注意的是载人航天器尚未完全成熟蓝色起源和维珍银河等太空旅游公司曾认为客户可能会在这十年里飞入太空现在看来这个梦想要等到2020年才能实现“布兰森曾说过我们将在2008年开始提供太空旅行服务”比林斯说“我们现在在哪儿”与此同时SpaceX和波音公司一直在开发新的运载工具将人类送往国际空间站虽然这一过程可能比其他承包方式成本更低但开发过程仍然充满了各种问题第一批宇航员原定于2017年升空现在很可能在2020年才能实现首次飞行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承包方式开发能够保证人身安全的新型载人飞船仍然需要大量的时间
随着21世纪20年代的到来商业太空市场将有更多开拓领域很多公司已经将目光投向近地轨道之外许多私人公司都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将无人飞船送上月球而SpaceX、蓝色起源等公司都誓言有朝一日将人类送上月球目前还不清楚他们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到达那里一家以色列的非营利私人组织今年曾尝试登陆月球但没有成功
而太空旅行市场的前景还不确定就连卫星市场近年来也出现疲软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SpaceX试图通过互联网卫星业务将自己转变成面向消费者的企业它需要资金来维持公司运转可怕的想法是:如果太空市场挤不出更多的钱该怎么办专家们长期以来一直预测私人空间站将主导近地轨道成为游客经常光顾的地方最终私营公司希望能在月球表面寻找冰并将其转化为饮用水或月球基地的火箭燃料这一切听起来都像是一个美好的未来“老实说月球的商业化不会那么快因为短期内不会有市场” 加弗说“但任何人都可以告诉你在NASA之外还有一个发射市场”
未来十年将向我们展示商业航天工业的进展是否能够与过去十年相提并论也许这些公司最终会把人类带出地球轨道带向深空或者在可预见的未来太空市场离我们的地球之家并不遥远(辰辰)
相关文章
- 单台电脑操控160 架无人机 破室内编队世界记录
- 奥迪与空中客车公司暂停研发飞行出租车
- 福特和密歇根大学的新研究揭示飞行汽车的理论效率
- 瑞士用无人机监察路面情况数据分析后销毁助解决交通挤塞
- 狂魔无人机来了 但愿别和Lily一样跳票
- 上海造太阳能无人机“墨子号II代”首飞成功
- 日产欧版奇骏X-Space特别版将随车附赠Parrot Bebop 2无人机
- 日本科创公司获15亿日圆投资SkyDrive飞天车今年内试飞
- 大疆精灵Phantom 4 Advanced无人机发布 8999元起
- 谷歌无人机项目Project Wing获澳官方批准
- 西门子eFusion电动飞机上周坠机 两名飞行员遇难
- 忘带身份证也能坐飞机 全国临时乘机证明系统明日启用
- 大疆再负重任 工信部推进无人机地理围栏标准化
- 佳能新专利 “半透明镜面”的摄像机
- XAG建立500万专项基金 用于无人机消毒对抗冠状病毒
- 蜘蛛侠无人机:我国展示最新猎人六翼飞机
- 俄罗斯新的高空无人机首次飞行,他们想用一吨炸弹武装它
- 索尼发布了新型47兆像素8K 30FPS MFT传感器的规格
- 英国无人机测试系统将采用全息雷达
- 空客和易捷航空将共同开展研究项目 以开发混合动力和电动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