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首次利用无人机揭示海冰表面精细结构
科学家首次利用无人机揭示海冰表面精细结构
科学家首次利用无人机揭示海冰表面精细结构,倒塌航拍,航拍能拍夜,口是心非航拍海冰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因子但目前对于大范围海冰表面形态的精细刻画仍存在诸多困难日前北京师范大学极地遥感研究团队博士生李腾与英国纽卡斯尔大学、诺桑比亚大学及加拿大环境局有关专家合作利用海冰无人机遥感数据首次系统评价了无控制点摄影测量的精度分布并揭示了海冰表面的精细结构特征相关成果4月14日以封面文章发表在国际期刊《遥感》上
20162017年参加中国第33次南极考察的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科研人员利用新型“极鹰III号”小型无人机系统对“雪龙”号通往中山站的海冰断面进行了无人机遥感作业并成功获取了3个架次的南极夏季固定冰无人机遥感数据
“这是我国首次将固定翼无人机技术用于南极大面积海冰测绘工作支持‘雪龙’号破冰和卸货保障之前都是由海冰判读员手持GPS乘坐直升机进行目视探路”李腾告诉《中国科学报》
研究表明在无控制点的情况下无人机摄影测量能够达到亚米级制图精度在经过地理校正后的正射影像和数字表面模型上能够准确地识别冰貌起伏形态尤其是冰脊的精细特征
“冰脊是海冰形变的主要表现形式它的结构与分布能够从动力和热力两个方面影响海冰与海洋、大气的相互作用而这也正是利用传统卫星平台研究海冰的难点所在”加拿大环境部资深研究员、海冰物理专家·绍克尔说
参加中国第33次南极考察的科研人员进行冰面无人机作业
该成果获得了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三位匿名审稿人表示:“很有趣的研究成果……数据独特论文填补了重要的空白”“乐于见到作者所用的直接地理配准方法有效在海冰研究中将会十分有用”“一项开创性的工作得以恰当地展示”
“利用轻小型无人机平台对固定冰进行测图在未来的海冰研究和极地考察中将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比如基于时间序列刻画海冰消融过程揭示海冰形变的力学机制指导‘雪龙’号破冰路线规避后勤卸货和冰上运输的风险等”论文通讯作者、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院长程晓表示未来他们还将继续利用无人机平台与国内外的学术同行开展更加广泛深入的合作
相关文章
- 马上能打上飞的了?中企研发的“无人驾驶空中出租车”试飞成功
- 亚马逊在巴黎推出30分钟无人机送货服务
- 俄罗斯人让摩托飞上天 时速100公里
- 新的DJI Ronin-S&Ronin-SC配件在BIRTV 2019上推出
- 五一劳动节全国景区有序开放 无人机编队表演点亮多地夜空!
- 空中客车Skyways无人机为海上船舶运送了首批包裹
- 无人机巨头齐聚7月“全球无人机大会”
- 中兴通讯与中飞赛维联手打造5G无人机电力巡检应用示范
- 英国政府想要将监狱的位置加入到无人机的禁飞区
- 新华社:2019年度航拍摄影 不一样的中国景色
- 【航拍】远离尘嚣的旅程—加纳利群岛
- 最新消息 英国将使用我国无人机抗击新冠疫情
- 愿平安航拍宜宾地震震中画面
- 蚊式无人机 全面改善避障功能
- 沃尔玛启动无人机送货试点 目前专注于小规模交付
- 亚马逊发布新无人机,几个月后将用它送货
- 物联网远程监测无人机高空侦察 扬州林木“夏虫大作战”
- 华为之后大疆或将也遭“制裁”, 这一次美方的理由是什么?
- 韩国研发氢电池无人机 续航时间超2小时
- 动保人士倡无人机代替烟花,降动物走失与受伤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