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黑飞”背后:采购使用随意,追查取证困难
无人机“黑飞”背后:采购使用随意,追查取证困难
无人机“黑飞”背后:采购使用随意,追查取证困难,航拍吉林,酉阳航拍,黑龙江航拍近两年来我国无人机呈爆发式增长——从旅游景区、影视基地到重大新闻现场频频可见无人机“忙碌的身影”然而从无人机行业管理到使用者的飞行资质、行为准则等仍存在监管漏洞;频频出现的“黑飞”“闯入禁飞区域”等现象更为无人机的发展蒙上阴影无人机的管理漏洞主要在哪些方面如何才能更为有效地进行规范与管理
(原标题:采购很随意“黑飞”成常态监管待健全无人机可别乱飞)
采购使用随意频繁闯入禁飞区域鲜有被追责
“不让飞的地方不拍就是了一般知道是禁区肯定不会去也不会去用作非法用途”作为媒体从业人员家住昆明的李兴(化名)使用无人机时一直小心翼翼但严格意义上说由于从未申报飞行计划李兴的所有飞行仍然属于“黑飞”
李兴告诉记者两年前无人机开始成为不少媒体的标配他在国内某电商网站上选购时“就是谈谈价格卖方没有问干嘛用也没说过哪些地方不能飞”
在记者调查的十几位微型无人机使用者中从未有任何一位申报过飞行计划“黑飞”恰是目前微型无人机的使用常态同时李兴考虑到自己工作的特点还有别的担忧:“如果报了很难批下来或审批时间过长还不如直接飞反正到现在也没听说谁因为飞无人机被追究过责任”
另一方面今年2月份以来仅无人机闯入昆明机场净空保护区的事件就有5起据媒体报道杭州、汕头等多地机场同样出现过无人机闯入机场净空区的情况
昆明长水机场相关负责同志介绍说:“昆明机场航班起降密度大一旦遇到无人机飞机基本没有避让空间;另外航空器以高速进近降落此时飞行高度较低如果发生无人机危险靠近航班飞机或者发生无人机与飞机碰撞后果不堪设想”
实际上除了机场净空区部分政府机关、军事重地、边境地区等区域同样限制无人机使用有受访者告诉记者近年来不乏因为无人机在“敏感区域”进行航拍而被投诉、甚至被调查的案例同时在人口密集区无人机飞行中撞到建筑物或者伤到行人的风险也不容忽视
但对无人机销售者来说管理规定似乎并不是他们特别关心的问题记者咨询一位某品牌无人机的销售人员时得到的信息主要是产品的性能和价格是否有“禁飞区”该销售人员表示:“你别在监狱和机场飞就行”是否需要实名制购买销售人员干脆做起了促销:“据说之后就要实行实名制了要买还是早点出手……”
追查取证困难具体罚则缺失法规宣传力度不够
事实上与消费级无人机“黑飞”频发相比工业级无人机的使用要规范得多云南省基础测绘技术中心主任柯樽杰告诉记者“操作员飞行员证、无人机适航性都没问题每次飞行都会提前向空军管理部门申报飞行计划”不过由于现在消费级无人机“黑飞”现象普遍柯樽杰担心长此以往将影响合法无人机飞行计划的审批
关于对无人机的管理规定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执行秘书长、无人机管理办公室主任柯玉宝表示:“人员要有航空器驾驶执照;航空器要有适航证书但国家尚无专门法律规定无人机适航因此这一条暂时可以豁免”但根据《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等规定尽管“室内运行的无人机、视距内飞行的微型以下的无人机以及人烟稀少、空旷的非人口稠密区进行试验的无人机”不需要执照飞行但所有飞行都需要向飞行管制部门申报计划
同时根据规定从事通用航空飞行活动的单位、个人凡是未经批准擅自飞行、未按批准的飞行计划飞行、不及时报告或者漏报飞行动态、未经批准飞入空中限制区域和空中危险区域的由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责令改正给予警告;造成重大事故或者严重后果的依照刑法追究刑事责任
但昆明长水机场相关负责同志也坦言“无人机活动隐蔽性大、进退快速、追查取证困难”云南飞虎驼峰通用航空有限公司董事长朱俊坤提到具体罚则的缺失也增加了无人机管理的难度“比如在某个禁飞区飞无人机执法人员可以劝阻有的执法部门还会没收无人机但真要细究起来‘没收’行为并没有法律依据”
“对无人机的管理确实存在一定漏洞但更重要的是宣传力度不够”据柯玉宝介绍目前对大众最常见的消费级无人机的管理主要是管人、管机、管飞行规则根据相关规定不同机型都有严格细致的规定但飞手对这些规定的知晓度并不高
“产业发展太快管理还没有跟上”柯玉宝认为目前的乱象与近两年无人机的爆发式增长不无关系“大家刚开始接触汽车时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也不少可现在遵守交规已经成为共识”
降低守法成本向大众普及航空文化促进健康有序发展
据了解昆明机场接连发生无人机威胁民航客机安全事件之后当地已出台新规加强净空保护目前已有生产商根据昆明机场的净空保护要求发布了最新升级的多边形禁飞区、限飞区策略经过协调昆明市政府也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净空保护的通告》明确指出未经民用航空管理机构批准禁止擅自进行无人机、航空模型等飞行活动另外机场也与当地政府及辖区派出所组成联合巡查组开展了重点区域联合巡查工作
根据公安部今年1月新发布的《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公开征求意见稿)未来对违反国家规定在低空飞行无人机、动力伞、三角翼等通用航空器、航空运动器材或者升放无人驾驶自由气球、系留气球等升空物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
朱俊坤认为应降低使用无人机的守法成本“既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技术手段也要优化、简化审批流程”
柯玉宝介绍说目前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无人机管理办公室已经推出U—Cloud(优云)系统无人机使用者可以在该网络平台免费查询哪些地区是禁区或限制区在部分地区还可以通过优云免费申报飞行计划“不过目前只接受运营人的申报监管部门还没有足够人力审批个人申报”
与此同时目前国家已经在研究出台无人机识别码和“电子围栏”的国家标准未来有望出台统一的电子围栏国家标准各个无人机厂商需要按照国家发布的标准设置“无人机在出厂的时候就应该把机场的数据录入从而保证凡是飞行禁区无人机是进不去的”柯玉宝说“目前的电子围栏多为无人机生产商自己设置的但是其全面性、权威性不够”
相关专家同时强调无人机“黑飞”事件之所以屡禁不止“深层原因是国内的航空文化没有普及其实只要如实申报计划基本上都能航飞不能的情况也会加以说明如果民用无人机驾驶员甚至是大众都知道怎样操作无人机才是合理、合法的那么民用无人机产业将能够更加健康、有序发展”
让飞手“方便地被管理”
两三年前无人机还是一个特别“高大上”的小众工具;如今无人机产业特别是消费级的微型无人机其发展之快、用途之广、未来之潜力已超乎想象但不得不承认飞速发展的无人机由于多次“闯祸”管理亟须加强亦已成共识
如何管理关键还是做好安全和效率的平衡术一方面对于机场、监狱等敏感地区和人口密集区安全应该是最优先的考量违法成本该提高就要提高从而倒逼飞手自律;另一方面对于普通区域则应该更多考虑效率合理管制
实际上也只有让飞手能够方便地“实现被管理”才能让无人机管理成为常态比如通过技术参数的设定划定自主飞行的空域、在线申报飞行计划等措施既便利了空管部门审批也减少了飞手“跑断腿”的难题……完善无人机管理不妨从这些领域破题
相关文章
- 郎朗奏响《我爱你中国》 无人机高空起舞大美增色
- 飞起来!2021年浙江省无人机锦标赛在新丰竹林“开战”
- 大疆正开发“Avata”FPV无人机?重500克 提供沉浸式飞行模式
- 双十一买什么不要忘了自己的单身狗的身份还有各种商家套路
- 已报警!印度陆军无人机失控掉到居民区,找不到了
- 大疆和CopterSafe的攻防战:联网就自动更新 修复禁飞区域
- 国内“魅影”太阳能WiFi无人机可覆盖300平方公里飞行超19小时
- 10年大变样!纯电动的无人机,是怎么慢慢治好续航焦虑的?
- 索尼将召开两场发布会
- Keyshare基石无人机上市
- 航拍无人机“直逼”民航客机
- 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 英国NHS开始了世界上首次用无人机运送化疗药物的工作
- 索尼发布ZV-E10:专为Vlogger打造 可轻松更换镜头
- 再有大疆无人机突然断电坠落!电池质量问题令人担忧!
- 骑上我心爱的小摩托走遍新西兰最美旅行路线
- 亿航追赶大疆的杀手锏:打造无人机生态链
- 体验冰雪乐趣最好的冬季运动欧洲滑雪出发~
- [视频]大疆创新推出无线跟焦器DJI Focus 售12999元
- 无人机表演屡破世界纪录